讓孩子自己掙學費是最好的求職鍛煉
9年前,我住在卡爾加里的時候,房東的小男孩托尼9歲。今年,是他高中畢業(yè)上大學的年齡。
同年,2009,我親戚的女兒小娜在國內(nèi)上大學。
除了學費,房東一分錢都沒有拿,托尼也理所當然地沒有向父母要生活費。多年以來,他們早就有了默契,上了大學之后,一切就靠自己了。
而小娜,我們都能想得到,因為考上了不錯的大學,獲得了一部三千元的手機,一臺七千元的筆記本電腦,以及理所當然的全部學費和生活費。
托尼的生活很忙,除了學習,他必須做個計劃,賺到足夠多的錢。在他打工的麥當勞,他首先申請自己從前臺服務轉(zhuǎn)向后臺flip the hamburgers,擦桌子打掃衛(wèi)生的時薪比flip the hamburger(翻漢堡包)少20%?。∑浯?,他聯(lián)系了所有能夠聯(lián)系的游泳池,找一份救生員的工作。而做救生員必須的證書,他在高中就已經(jīng)考取了。
小娜也在做計劃。她要學第二專業(yè),學第二門外語,考幾個證書——這些足夠她忙整個大學四年的了。
四年畢業(yè)之后,2013年,托尼肯定找過N份工作,對職場有了了解。同時,他也要學會讓成績合格,否則他拿不到學位。小娜則會掌握N個證書,但她對自己馬上要做的“掙錢”一事,卻沒有任何經(jīng)驗。
也許,家長只需要做一件事:別再給錢。
但是,把錢給孩子,讓她做“正確”的事情,比如學習、組織活動、打扮漂亮,看上去也都那么重要。但是,只要想想“高考前要做N次模擬”,家長就應該知道“找正式工作前也要做N次非正式工作”。
還有十八九歲的孩子們,在經(jīng)歷了高考的磨難之后,受盡委屈,你是否還敢對家長說:“給我學費就好了”!
無論如何,家長和孩子們,都應該至少try一下。
上一條:
6個雷人招聘 笑過之后很無奈
下一條:
招聘故事:我見到的那些“年輕人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