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登錄泰州人才網!請 登錄免費注冊
新浪人力資源總監(jiān)談大學生求職中的攀比與競爭
來源:泰州人才網 日期:2011-04-30 瀏覽

  中國教育在線就業(yè)頻道( http://m.georgedearborne.com )、中國教育人博客( http://m.georgedearborne.com  )聯(lián)合《成功就業(yè)》舉辦“成功就業(yè)職場公益大講堂”系列訪談活動。

  特邀主持人:黃悌 張輝 

  本期嘉賓之一:   

  陳穎

  1994年畢業(yè)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管理信息系統(tǒng)專業(yè),獲學士學位。1998年加盟聯(lián)想集團,任行政后勤部行政采購總監(jiān),2004年7月加入新浪,任新浪行政采購總監(jiān),自2008年9月起,兼任行政總監(jiān),2009年任新浪人力資源總監(jiān)。

 

 本期訪談主題:應屆生,如何笑對求職季?

        >> 點擊查看本期訪談實錄 

  主持人:希望各位網友朋友,包括大學生朋友在求職的時候,像各位老師講的,向光心態(tài),積極樂觀。但是現(xiàn)在競爭很激烈,如何處理好之間的競爭和攀比呢?

  陳穎:從競爭角度來說,這不是貶義詞,大家互相你追我趕,促進團隊和整體發(fā)展,但是競爭過度,會變成攀比,攀比就有偏貶義了。攀比就會偏離自己的目標,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某些心態(tài),這樣的話,他付出的東西和結果,只是某一時間的虛榮和不切實際意義的。這是從兩個詞的角度來說。

  同學之間用攀比,因為畢竟生活在這樣的社會,不僅是學生之間有攀比,可能我們社會的人都在攀比,但是只要提醒自己未來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,這一點清楚了,事業(yè)的路上就清楚了。

  主持人:恰恰現(xiàn)在很多同學不關注外部環(huán)境,第二很少關注自己。有沒有讓學生理解,到底行業(yè)是什么,職業(yè)是什么呢?

  陳穎:在上大三,甚至有的學生大一大二的時候就明確知道我的目標是什么,在這個時候就尋找實習的機會,這個時候的實習機會給大家的建議是這樣的,從我的經驗來看,以前我們在就學的時候,之前是計劃經濟,分配了,分配以后發(fā)現(xiàn)不適合自己,就跳槽了,經過一些跳槽以后,發(fā)現(xiàn)自己有可能一些崗位是適合自己的,然后又跳槽了。慢慢找到自己的位置,對于現(xiàn)在的學生來說,總的條件很好,希望你們把我們的路縮短。就說在學習的時候,就可以進入到走入各種各樣勤工儉學的機會,包括進企業(yè)實習的機會,我建議大家在前期不用特別的挑行業(yè),特別的挑職位,你肯定了解你更適合哪一類的工作,我建議大家銷售做做,市場也看看,即使你學的是財務專業(yè),你也可以看看市場銷售,也可以看看行政和市場管理。最后我們發(fā)現(xiàn),我們做的工作跟以前學的專業(yè)沒有關系了。我想說的是在學生培養(yǎng)的是我們學習的態(tài)度和能力,要把自己的這些東西轉化,提前尋找一些機會,提前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的工作能力是屬于哪一類的行業(yè)和職位,那就可以了,所以我給大家的建議是,在學校的時候,一定要提早開始接觸社會的工作。

  主持人:我覺得您說話特別有體系。有一個問題,金融危機以后,危機后時代,大家求職的壓力更大,真的是說在危機當中,大家只有挫折沒有機遇嗎?很多人說沒有戲了,機會太少了。您有什么好建議嗎?

  陳穎:我覺得新浪每年的校園招聘還有每年的實習,我們每個月的學生在我們公司里實習的就有小一百人。校園招聘也會招兩到三百人。這些人是已經掌握了機遇的人。我覺得如何回答這個問題,我建議我們的同學,是不是可以問問你們的師哥師姐,如果他們走到了自己心儀的工作崗位,可以問問他們是怎么找到的,這樣有比較現(xiàn)實的意義。

  在現(xiàn)在的環(huán)境中,關老師說了很多,雖然是老生常談,聽起來簡單,但是真正做起來比較難。比如簡歷,新浪的校園招聘已經開始了,大家可以到上面投遞相關的簡歷。怎么填寫對于新浪的簡歷呢?比如說你求職一個技術人員,在寫簡歷的時候,你就應該把你的項目經驗,把你的實習經驗,尤其是項目相關的實習經驗寫清楚,其實學習成績大家都知道,成績只代表你在大學的水平。但是你真正的實踐能力,能把專業(yè)知識轉化成在工作中運用,并且能給企業(yè)帶來產出的能力,這是需要證明出來的,所以我們希望看到你的相關實習經驗,還有項目的經驗,在這個項目中的收獲是什么,你的產出是什么,你把這個項目從零到有你發(fā)揮的作用是什么。這里注重地是怎么克服困難的,你怎么抵押壓力的,你怎么把挫折轉化成機遇,這是我們希望看到的。把你自己的體會總結出來,這就是你很好的化危機為機遇的重要手段。

  經典語錄:怎么脫穎而出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,有一個人他在微博上,不斷的更新增加自己的粉絲,增加我們的對他的關注度,最后他說希望進入新浪。這里證明第一,他是有創(chuàng)新想法的人,他會利用各種各樣的資源實現(xiàn)達成他的目標,第二,他非常執(zhí)著,第三,與人溝通的過程中,證明他有一個能力。這些都吸引了我們,這個人的成功是一個很好的案例。


分享到:
大家都在看